《祖父的园子》教学反思
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,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,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,那么问题来了,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《祖父的园子》教学反思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《祖父的园子》教学反思1第二单元第3篇课文——《祖父的园子》,选自萧红的《呼兰河传》,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。
经过本单元前面几课的学习,学生已经对本单元主题“童年”有了一定的情感积累,教学时,在初读感知环节,主要抓住课文讲了几个有趣的片段,让学生理清脉络;在理解课文环节,主要从“走进园子”体会有趣、“走进祖父”体会宽容和爱、“走进景物”体会自由三个方面,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和情感,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、感受慈爱的祖父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,对孩子倾尽爱心和耐心。最后引导学生背诵和积累喜欢的段落,如文中第1自然段以及第16自然段等。
从上课情况看,能很快地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思考的同学不多,一般都是做过课前预习的同学;主动朗读的同学也不多,似乎没有读书的热情。不知是因为到了高年级而害羞,还是课堂气氛调动得不够。
看来,下次要多做尝试,一定要让学生敢于发言、乐于发言。
《祖父的园子》教学反思2教学目标
1、认识8个生字,读读记记“瞎闹、一动不动”等词语。
2、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
2、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作者的心情,感悟作者的 ……此处隐藏13882个字……把谷穗当做狗尾草割掉就割掉······这样一来,学生既走进了作者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,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。
通过阅读,学生认识到,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,不光是祖父的园子,还有慈爱的祖父。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,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,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。正因为作者有了自由、快乐、幸福的童年,所以才写出了富有孩子气,富有诗情画意语言。
《祖父的园子》教学反思15语文教师必须担负起文本阅读的引领责任,这个引领,本质上是使学生除了看到文本表面的绚丽,更能看到文本背后的深度和独特。
《祖父的园子》这篇文章平白易懂,在初步备课的时候,看到文章篇幅较长,学生不易归纳。我就想到了版块是的教学思路。将课文内同分为三个部分:“昆虫的乐园”“我的乐园”。对于这部分内容,学生只要读上两边就能感受到。课文的价值难道仅止于此吗?我想应该“再往前走一步”。“再走一步”那就是要走到学生的前面,走到学生无法抵达的地方,随时随地拉他们一把,这需要“细读”,这种细读,不能仅仅解释为“细致的读”。一个字,一个词,一个标点也不放过的读。“细读”还应该是教师的情感思想,人生阅历,生命体验,审美情趣等的全面介入,这种阅读,其最大的价值就是见之所未见,思人之所未思。
课文中第一自然段,写到了“昆虫的东园”。语言优美,我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文的同时,想到学生的生活环境。“再走一步”让学生说说自家的园子。因为让学生描述的是他们每天见到的最熟悉的情景。所以每个学生都能产生共鸣,我在此时,有借助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,结果学生描述的“我家的园子”丰富多彩,充满生机。这个环节的训练,不但是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,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,口头表达能力,跟为学生的习作打下了基础。